小说报错
第五卷 乾坤万里一掌中 第二十一章
背景色:
字号:


    三月中,河南郡二十一县中,有十余县应大哥檄文而降。

    剩余几县的令长严辞拒降,并有意负城顽抗。但很可惜,他们最终未能给曹操献上这最后的忠诚————县中的其余官员和豪族,不愿随这些“顽固不化”的令长成为“与城携亡”的殉难品。他们密谋联手发难,夺取了城池的控制权,并以令长的首级作为向征讨大军请降的礼物……

    随着河南郡诸县的陆续归降,关中、关西的广袤土地基本已归于我军掌控之中。剩余的障碍里,最大的那个莫过于由高览扼守的函谷关。

    “天开函谷壮关中,万谷惊尘向北空。”

    函谷关函谷关扼守情函咽喉,西接衡岭,东临绝涧,南依秦岭,北濒黄河,地势险要,道路狭窄,素有“车不方轨,马不并辔”之称。由于此关是东去洛阳,西达长安的咽喉,素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函谷关的易守难攻,高览才能凭借弱势的兵力阻挡住马岱、张任、吕蒙三路联军的猛烈进攻。

    说起高览这个人,倒也是个颇不简单的角色。论武力,他能够与颜良、文丑、高览并称“河北四庭柱”但与一勇之夫的颜良、文丑不同,高览与张合更加相似,在统军作战上很有一套本事。不过,由于四庭柱中其他三位过于耀眼,高览也就显得不那么出彩了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他。

    一个很简单的例子————高览原本受命扼守潼关。当日雍州刺史张既逃出长安,率领两千残兵败退潼关时,高览其实可以据潼关来阻击马岱。而且传闻张既就曾要求死守潼关。但高览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弃守潼关,依托函谷关展开防御。

    旁人或许会以为高览胆怯畏战,但在我看来,他的这一选择无疑是非常理智的————我那泰山大人被俘,数万精锐曹军覆灭,再加上长安失陷……面对这种种只能用“噩耗”来形容的消息,曹军的军心必定会大乱。

    在如此情况下,一旦遭遇马岱铁骑的震慑曹军很可能不战自溃,想要守住潼关,几乎是痴人说梦!

    高览看到这一点,才果断地东撤至函谷关,只留少部兵马于潼关作为牵制之用。利用争取到地几天时间,高览稍微稳定了些军心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,他确实做对了————马岱、张任、吕蒙的兵马已经被阻挡在函谷关下有十来天时间。

    但是我已经不准备再让高览拖延下去————西线的战局必须尽快结束,这样我才能挥大军重返中原,与二哥携手应付东线的战事……

    三月十六日。我引庞德铁骑和两万精锐步卒开赴函谷关。大哥则留在了洛阳。负责坐镇大局,以便尽快稳定住河南郡的局势。

    同时,大哥还要在庞统、司马懿的辅佐下筹备另一些事情。诸如暗中联系河东、河内诸士族门阀,以便为在不远的将来,北伐大军进军河北做好准备。

    此外,大哥还要尝试着联络一下屯兵河东的曹方并州刺史田豫,看能否游说其倒戈相向。大哥与田豫本是旧识,甚至对其还有知遇之恩。若不是造化弄人,田豫说不定也在大哥麾下效力。但尽管有这么一层关系,大哥要说服田豫归降,恐怕也不件容易地事情。

    但这一切不需要我操心,我所要做的。就是尽快拿下函谷关……

    两日多后,我领军赶抵函谷关下,从真正意义上完成了高览的合围。

    我和马岱、张任、吕蒙他们只隔着一道函谷关,相距不到十里,甚至能够隐隐听到对方的鼓角声。

    扎营完毕后,我当即遣使叩关,约见高览。

    使者携带了一封我亲笔手书的劝降信件,信中,我没有对高览讲什么社稷大义。百姓疾苦之类的道理。高览不是士人,他只是一个纯粹得不能再纯粹的将领,社稷大义什么的,并不是他所关心的事情。用这个来劝降,只能是碰得一鼻子灰。

    身为一个统军将领,尤其是高览这样一个早过血气方刚之年的将领,他所关心在意地东西,会比较实际一些。从这方面入手,或许能够取得不错地效果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,我的预料并没有错————使者平平安安地返回了大营,甚至带回了高览的口讯,他愿意在明日与我在关前面谈献降一事。

    详细地向使者询问了他入关直至面见高览地一应过程后,我略一思索,又写了一封短信,再命使者入关亲呈予高览。

    庞德、陈到、凌统等将,对我的举动流露出了很强的好奇和疑惑。

    夕阳西垂之时,使者再次回到营中。据他描叙,高览第一眼看到我第二封书信的内容,有那么一刻,显得很是惊骇。随后尽管迅速恢复了常态,但却似乎仍有些恍惚。

    听到这里,我知道先前的猜测并没有错。

    “将军,您是认为……高览准备诈降?”庞德看出了些端倪,半是疑惑半是求证地询问道。

    “应该是如此。”我点了点头,笑着说道,“高览亦是曹营的上数之将,纵然眼下他身陷重围,无脱身之机,也不至于这般轻易献关归降。他答应的越是干脆,其中越有蹊跷……以我的猜测,高览应是准备以答应献降一事为障眼之法,借此使我军防备松懈。他则会在今夜出关夜袭,击我以疲。”

    “将军的第二封书信是……”凌统恍然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只是稍稍告诫他一下罢了……”……

    或许是听取了我的告诫,又或者是察觉到我军并未放松一丝戒备,高览最终并未出关夜袭。

    翌日上午,高览领数十精骑出关,相隔百步与我在关前商谈起献降地事宜。经过初时的尴尬之后,高览逐渐地放开了心胸。当从我口中得知被俘的张合、于禁二人非但未死,甚至还秘密地承担起为我军操练新军的重任时,高览惊讶中,也流露出了意动之色。高览与张合是挚交,先前一直以为好友已然身死,此刻算是大大地惊喜了一番。

    在我应允不为难其麾下将士的许诺下,高览最终选择了归降,并在第二日开启关门,迎东、西两路大军入关。我也与马岱、吕蒙、张任成功实现会师。

    至此,关中、关西之地,尽掌我军之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