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加入我们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656|回复: 3

端午时节话民俗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5-24 22:51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转载自http://astro.sina.com.cn/v/2009-05-22/145363390.shtml

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。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

 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,端午节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,以“造命”的角度来看,端午节是可以避灾、驱邪、结喜气、带来好运的最佳日子,不要放弃老天赐予的难得开运良机哦!


端午节的来历与传说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726dd840100dqrn.html?tj=1

    文/国际周易

     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,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,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。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,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:
  

    于纪念屈原   

  据《史记》“屈原贾生列传”记载,屈原,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。他倡导举贤授能,富国强兵,力主联齐抗秦,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,屈原遭馋去职,被赶出都城,流放到沅、湘流域。他在流放中,写下了忧国忧民的《离骚》、《天问》、《九歌》等不朽诗篇,独具风貌,影响深远(因而,端午节也称诗人节)。公元前278年,秦军攻破楚国京都。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,心如刀割,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,于五月五日,在写下了绝笔作《怀沙》之后,抱石投汨罗江身死,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。

  传说屈原死后,楚国百姓哀痛异常,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。渔夫们划起船只,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。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、鸡蛋等食物,“扑通、扑通”地丢进江里,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,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。人们见后纷纷仿效。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,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,以免伤害屈大夫。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,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,外缠彩丝,发展成棕子。

  以后,在每年的五月初五,就有了龙舟竞渡、吃粽子、喝雄黄酒的风俗;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。


源于纪念伍子胥

 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,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,是纪念春秋时期(公元前770--前476年)的伍子胥。伍子胥名员,楚国人,父兄均为楚王所杀,后来子胥弃暗投明,奔向吴国,助吴伐楚,五战而入楚都郢城。当时楚平王已死,子胥掘墓鞭尸三百,以报杀父兄之仇。吴王阖庐死后,其子夫差继位,吴军士气高昂,百战百胜,越国大败,越王勾践请和,夫差许之。子胥建议,应彻底消灭越国,夫差不听,吴国大宰,受越国贿赂,谗言陷害子胥,夫差信之,赐子胥宝剑,子胥以此死。子胥本为忠良,视死如归,在死前对邻舍人说:“我死后,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,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”,便自刎而死,夫差闻言大怒,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,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。



   源于纪念孝女曹娥
   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,是为纪念东汉(公元23--220年)孝女曹娥救父投江。曹娥是东汉上虞人,父亲溺于江中,数日不见尸体,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,昼夜沿江号哭。过了十七天,在五月五日也投江,五日后抱出父尸。就此传为神话,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,令度尚为之立碑,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。

   孝女曹娥之墓,在今浙江绍兴,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。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,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,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,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。

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
   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: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,在新石器时代,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。该遗存的族属,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----史称百越族。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,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,生活于水乡,自比是龙的子孙。其生产工具,大量的还是石器,也有铲、凿等小件的青铜器。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,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,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。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,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。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,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,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,因此,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5-24 22:52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抓住端午开运时机
http://astro.sina.com.cn/v/2009-05-21/095863342.shtml



端午节开运
  阴历五月五日,俗称端午节,是我国夏季最大的传统节日。自汉朝以来,一直沿习至今。这一天的插艾草、菖莆、喝雄黄酒避邪,甚至是包粽子、划龙舟等活动,也是趣味十足。
  以“造命”的角度来看,端午节是可以避灾、驱邪、结喜气、带来好运的最佳日子,如果有时间,还是不要放弃老天赐予的难得机会。
  1、插艾
  据记载,南北朝以前就有端午节插艾的风俗。在五月时刻,外界气候正是高温高湿,此时病媒细菌大量孳生,各种传染病此时正式流行的季节。人们就在端午节这一天,将新鲜艾叶挂在门楣以驱除毒气。
  2、香包
  用红布制成红鸡心的袋子,内装茶叶、米、雄黄粉,挂在小孩的胸前,除了能驱邪,对小孩记性不好,在此时节也可改善,并祈福平安。
  (将白芷、川芎、檀香等香料置放在小袋中,有驱风、治感冒之效。)
  3、沐浴
  端午正所谓“正月正盛阳,一阴下伏,古人喜于今日采草药,治百病”。这一天采百药浇水,并使全家人沐浴,称为“百草汤澡”,可去除秽气。如沐浴后再以菖莆缠腰,据说能治腰痛。
  利用艾草沐浴,对于血行障碍神经痛具有减缓效果。亦有净血、杀菌、制菌、末稍血管的扩张、促进新陈代谢、抗过敏性作用、除臭等多项效果。也可治疗湿疹疥癣等疾病。
  4、雄黄除百毒
  端午节的午时,如果在屋角及各阴暗处洒石灰、喷雄黄酒、燃雄黄烟等,则可以灭百毒、驱秽气(其方式是将屋中的灰尘、垃圾往是外扫)。另外,可以让小孩穿虎头鞋,用雄黄酒或朱砂在小孩额头上,写上王字的“虎头纹”或虎字,有驱恶鬼、解毒的功效,并可增强其阳气,长大之后有胆识。
  5、龙舟竞赛与食粽
  赛龙舟与吃粽子,是端午节流传至今的主要习俗。现在,台湾每逢端午,北、中、南等均有举行龙舟竞赛,开赛前各地方首长需为龙舟点睛开眼,祈求竞赛平安顺利完成。甚至外国友邦也组队来台参加比赛。世界各地的人均已知此风俗。
  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另一项习俗。在民俗文化领域,国人把端午节的龙舟竞赛和吃粽子与屈原联系起来。俗谚云:“不食五月粽,寒衣不敢送”、“食过五月粽,寒衣收入杠”,吃粽子又成为标志季候转换的节物。又有送粽子给参加考试或选举的候选人,象征“包中”预祝考取和当选的吉祥意义。
  6、午时水
  “午时水”是指端午节午时 (上午十一点至十二点) 所取用的山泉水或井水。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特别甘香,生饮甚至有治病的疗效。
  在台湾每到端午节中午时分,小孩子流行玩竖鸡蛋或竖硬币的游戏。五月五日午时,“重午”时分,充满阳数旺气,磁场特强,通常于十一时五十九分将鸡蛋竖起,而于十二时放手,则鸡蛋屹立不倒,甚为神奇。
  其实,属于端午节的说法不少,除了有浓厚的神话故事外,它也有命理驱吉避凶的功效,而因为五月五日,被认为是“纯阳日”,传言当天还可用来治“疟疾”,因此对这难得的一天,实在不要轻易放弃它的“造命”功能。
  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5-24 22:55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端午不得不知的开运习俗
http://astro.sina.com.cn/v/2009-05-22/101763377.shtml


不得不知的端午习俗
 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即为端午节,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。古时候的人们则把端午看成是毒日、恶日,随着思想的延续,所以至今仍流传了许多在端午这天驱邪、解毒、求平安的习俗。眼看端午将近,“科技紫微星座网”便贴身为12星座找到了适合的开运习俗,以达到最佳的趋吉避凶效果。
  吃粽子
  粽子又名“角黍”,传说是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,如今已成为端午节的主要节日食品。并且端午节这天吃粽子也有很多美好的寓意,如“高中”即为增强考试运,“中子”则是求得贵子。所以端午这天美美的吃上一口粽子,让好运也与你伴随。
  特别关注星座:金牛座、巨蟹座、天蝎座、水瓶座
  游百病
  “游百病”即在端午这天穿着干净、整洁的衣服,到山上、树林间、河水旁游走,其目的是让身上的疾病都抛在野外。所以清晨可携同家人一起到郊外游走,不单能助你疾病消除,一家其乐融融的感觉也实感惬意。
  特别关注星座:白羊座、天蝎座、射手座、双鱼座
  佩戴香囊
  端午节所佩戴的香囊,主要是将朱砂、香药、雄黄、艾叶、榴花缝制在精美的丝布内。其味道清香宜人,但对蚊虫而言则是致命的气味。用丝线相系佩戴在身上,既可作为一件佩饰,又可起到辟邪驱瘟的作用。自己若是懒于制作,如今在各大药店也可购买到。
  特别关注星座:金牛座、狮子座、处女座、魔羯座
  挂艾叶菖蒲
  端午时节,将家中打扫干净,再将艾叶和菖蒲插于门楣或悬于堂中是一项很古老的端午习俗。艾叶能散发出一股奇特的芳香,能起到驱除蚊虫,净化空气的效果。而菖蒲除有驱虫的效用,形如剑,还有驱魔驱鬼之效。所以,两者结合用来辟邪驱瘴再好不过了。
  特别关注星座:巨蟹座、天秤座、射手座、水瓶座
  饮雄黄酒
  在白娘子传奇里我们会看到修炼千年的白素贞原本以为可以熬过“恶毒”端午节,不料因喝了雄黄酒最终还是现了原形。由此可见雄黄酒的杀毒、驱邪的效用有多强。若是小孩子,只需用雄黄酒在他们的额上画一个“王”字,则可使他们不受到毒物的伤害。
  特别关注星座:白羊座、狮子座、天秤座、射手座
  沐兰汤
  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在端午这天,用菊科的佩兰煎水沐浴,可治皮肤病、驱除邪气。人们也选择用艾、蒲、凤仙、白玉兰等花草,或是用柏叶、大风根、艾、蒲、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,效果也一样。
  特别关注星座:巨蟹座、处女座、天秤座、魔羯座
  悬钟馗像
 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驱鬼逐邪的神灵,在端午这天则有将钟馗画像悬挂在家中的习俗。可用来镇宅驱魔,趋吉避凶,确保家中平安,让你住得也舒适安心。所以端午节若想让大鬼、小鬼都离你远去,不妨在家里挂张钟馗图。
  特别关注星座:金牛座、处女座、魔羯座、双鱼座
  带葫芦
  葫芦有“福禄”之意,还有收集福气的作用。葫芦本为藤本植物,藤蔓绵延则寓意万代绵长。加上葫芦的形状与太极阴阳极为贴近,在风水上也有化煞之用。所以在端午节民间许多人则习惯将葫芦带在身上,不但能辟邪驱瘟,还能给自己带来好运。
  特别关注星座:白羊座、狮子座、天蝎座、水瓶座、双鱼座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5-24 23:03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端午节与中国人的文化情结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83b1c0b0100d6wt.html?tj=1





    “端午”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《风土记》,这本书成了现代人们查考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参考。这部著作,可以说是周处给后世中国人留下的一笔宝贵遗产。不过在中国百姓心中,更为人们所熟悉的还是他除三害的故事。图为周处处三害故事插图——周处斗蛟龙。

   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,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。端午节的缘起和许多节俗活动均与夏令有关,且与夏至时间相邻,故称为夏节。晋代周处《风土记》就说过:“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,俗重此日也,与夏至同。”

    从字面上来讲,端午还有“端五”、“重五”、“重午”等名称。端,古汉语有开头、初始的意思,称“端五”也就如称“初五”。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,元代陈元靓《岁时广记》说:“京师市尘人,以五月初一为端一,初二为端二,数以至五谓之端五。”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,按地支顺序推算,五月正是“午月”,而午时又为“阳辰”,所以端午也叫“端阳”。午,古人与“五”通用,故端午、端五同义。还有一种说法,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,为了避讳,改五为午,从此,端午之称更加普遍。又因其月日数相同,人们又称端午节为“重五节”或“重午节”。

    纪念屈原说。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《续齐谐记》和北周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的记载。据说,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,死后为蛟龙所困,世人哀之,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,以驱蚊龙。又传,屈原投汨罗江后,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,千直行至洞庭湖,终不见屈原的尸体。那时,恰逢雨天,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。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,再次冒雨出动,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。为了寄托哀思,人们荡舟江河之上,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。‘看来,端午节吃粽子、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,有唐代文秀《端午》诗为证:“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。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”

    中国深厚的民俗文化情结,其体现在端午节中,表现为民间一系列富有文化内涵的活动。端午节在我国有着两千余年的悠久历史,深深地渗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,这几乎成为东方民俗文化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,也是国人缅怀民族文化挥之不去的情结,端午节民间一系列活动体现在下面几点:

    悬钟馗像:钟馗捉鬼,是端午节习俗。在江淮地区,家家都悬钟馗像,用以镇宅驱邪。唐明皇开元,自骊山讲武回宫,疟疾大发,梦见二鬼,一大一小,小鬼穿大红无裆裤,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,绕殿而跑。大鬼则穿蓝袍戴帽,捉住小鬼,挖掉其眼睛,一口吞下。明皇喝问,大鬼奏曰:臣姓钟馗,即武举不第,愿为陛下除妖魔,明皇醒后,疟疾痊愈,于是令画工吴道子,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,通令天下于端午时,一律张贴,以驱邪魔。
    挂艾叶菖蒲:在端午节,家家都以菖蒲、艾叶、榴花、蒜头、龙船花,制成人形称为艾人。将艾叶悬于堂中,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,贴以艾叶,妇人争相佩戴,以僻邪驱瘴。用菖蒲作剑,插于门楣,有驱魔祛鬼之神效。
    赛龙舟: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,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。他们争先恐后,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,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,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。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,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。竞渡之习,盛行于吴、越、楚。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,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。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。香港有竞渡,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,组织鬼佬队,进行竞赛活动。
    吃粽子:荆楚之人,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,以祭祀屈原,为恐鱼吃掉,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,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。
    饮雄黄酒:此种习俗,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。
    游百病:此种习俗,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。
    佩香囊:端午节小孩佩香囊,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,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。香囊内有朱砂、雄黄、香药,外包以丝布,清香四溢,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,作各种不同形状,结成一串,形形色色,玲珑夺目。

本文由林捷周易文化馆提供,欢迎阅读欣赏,但不得转作商业用途!如需咨询可通过QQ461159874 或邮箱:

matt54321@sina.com

联系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手机版|小黑屋|啊三国

GMT+8, 2024-5-18 19:47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