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加入我们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642|回复: 0

易中天教授再说《三国》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0-7-29 12:03:3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转载自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6ce44490100l8it.html

我们今天的读书专题节目,要和我们的“三国迷”朋友,尤其是读过《三国演义》以及《三国志》的朋友,再来好好地聊聊 三国故事的真真假假。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 易中天教授在《百家讲坛》所讲解的三国故事,特别生动,也特别现代。而现在易教授 不大露面了,不知道他对正在各地方台热播的电视剧——新《三国》又会作何评价?高歌呢,也特别感兴趣,所以前两天登陆了易中天教授的博客,刚好发现易教授正在围绕新《三国》大做文章,要继续为大家解读 被我们不断误读的三国故事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:



《三国演义》的“性之病”



一 整谁的容,变什么性



〇 三国早被 整过容,再整 就成杰克逊了。



由杨晓明 任总制片人,朱苏进 任总编剧,高希希任总导演的电视连续剧《三国》,已经播完。喧嚣已过,尘埃落定,心气平和,似乎可以说上几句。

根据主创人员 对媒体的再三表白,本剧的创作理念,是“整容 不变性”。可惜说实在的,这话我一直听不明白。整容?给谁整容?整谁的容?历史,还是小说?如果说给历史整容,那么,罗贯中已然整过。如果说给小说整容,那么,《三国演义》呈现出来的,原本就是 整容后的形象。再整,就成杰克逊了。

当然,整容后的杰克逊,仍然可爱。但三国不是杰克逊。因为它在被《三国演义》“整容”的同时,已经变了“性”。要知道,就历史的“本性”而言,魏蜀吴、曹刘孙,原本无所谓孰尊孰卑,甚至无所谓谁是谁非。从正面讲,三家都想 结束战争,重归和平;从负面讲,三家也都想 排除异己,独霸天下。大哥、二哥、麻子哥,大家脸上 差不多。比如刘备杀张裕,诸葛亮杀彭羕,就跟曹操杀孔融,没什么区别。孙权则更是 公开宣称,曹孟德能杀孔文举(孔融),孤怎么就不能杀虞翻(《三国志•虞翻传》)?可见他们对待“持不同政见者”,或自己不喜欢的人,态度和手段并无两样。只不过曹操的事,后来被大讲特讲,做足了文章;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 杀人,却被 有意无意地“遗忘”。

但陈寿是客观公正的。比如 写曹操杀崔琰,就明说“最为世所痛惜,至今冤之”;写曹操战徐州,也明说“所过 多所残戮”。这在当时已很不容易。他对三国人物,也都有公允的评价。比如刘备“有高祖之风,英雄之器”,孙权“有句践(勾践)之奇,英人之杰”。这跟曹操的评语(非常之人,超世之杰),其实平起平坐。对于诸葛亮,就更是推崇备至。所写评语,字数比曹操的 还多。更何况,当时的观念,是“天无二日,人无二君”。陈寿把自己的书名叫做《三国志》,等于承认 有三个独立主权的国家,这得 多大的勇气!

三国鼎立,逐鹿中原,各有其是,各有其非,这就是“历史的本性”。这个“本性”,到了《三国演义》,就变成了“尊刘贬曹”。那么请问,你们的“整容不变性”,是不变谁的“性”?历史的“本性”?还是《三国演义》的“倾向性”?这可 不能不搞清楚。如果整着“男人的容”,想着“女人的性”,那会咋样呢?弄好了 刚柔兼济、风情万种,弄不好就是“人妖”。



所以,2006年8月,我和总制片人 杨晓明、总编剧 朱苏进、总导演陈家林(那时还不是高希希)讨论剧本时,就建议他们慎重考虑,做出选择:要么改编《三国演义》,要么改编《三国志》、《后汉书》。按照后来 他们“整容不变性”的说法,前者不变罗贯中的“倾向性”,后者不变 三国史的“历史性”。但不管 不变哪个“性”,都可以根据艺术创作的需要进行“整容”。不但可以“整容”,就连“扩容”(增加故事情节),都不是 不可以的。

现在看来,杨晓明和朱苏进的选择,是历史的“性”,小说的“容”。《三国演义》那些精彩的段子 都要,但不要其倾向性。这其实就是“变性”了。变性的结果是什么?因为还没看,不敢妄评。这里,只说 我为什么反对改编《三国演义》,主张根据《三国志》和《后汉书》来 进行创作。

这就要 先来看看,《三国演义》的“性”错在哪里。



二 三个代表三个梦



众所周知,《三国演义》的倾向性,就是“尊刘贬曹”。如果仅此而已,也没什么不可以。第一,我们又不是 曹家后人,何必跟刘家争个对错高低。第二,曹操制造的“冤假错案”不少(比如杀崔琰)。死后 被人痛骂,可以算是“报应”。第三,被“冤枉”的历史人物,也不是只有曹操一个。比如陈世美,比如蔡邕,都是。正所谓“身后是非 谁管得,满村听说蔡中郎”(陆游诗)。对于文学艺术作品,没必要较这个真。



关键是《三国演义》为什么会有这个“倾向性”。

一般的说法,是“正统思想的影响”。但如果只是“争正统”,也未必一定要“尊刘贬曹”。陈寿以曹魏为正统,也没贬低刘备嘛!同样,孙权不是“正统”,罗贯中也没骂过“孙贼”。更重要的是,正统不正统,并不关读者什么事。读书人可能在乎,老百姓就无所谓。对于老百姓来说,谁当皇帝不是当,为什么一定要“正统”呢?

然而《三国演义》却是“通俗读物”,走的是“大众路线”。这就得让老百姓看了高兴,看了喜欢。那么,老百姓怎么想?不在乎皇帝姓什么,只在乎皇帝好不好。好皇帝的标准,是仁慈和明智。仁慈的是“仁君”,明智的是“明君”。既仁慈又明智,那就是“圣君”。圣君最好,仁君和明君也不错。因为皇帝仁慈,民众的日子 就好过;皇帝明智,官吏的工作就好做。总之,君仁 则臣忠,上行则下效。皇帝仁慈明智,官吏就清正廉洁,百姓就安居乐业,结果是 天下太平。如果这两个 都指望不上,就只能寄希望于侠客(或侠士),拔刀相助,仗义执言。比方说,路见不平 一声吼,该出手时 就出手。



这就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三个梦──圣君梦,清官梦,侠客梦。这三个梦,罗贯中都帮我们“圆”了。圣君,就是刘备;清官,就是诸葛亮;侠客或侠士,就是关羽和张飞。所以,尽管杖打督邮的,在历史上 原本是刘备(《三国志•先主传》)。但是写小说,就得转到张飞身上。这就一举两得:刘备“急喝张飞住手”,说明他是“仁慈的人”;张飞痛打 贪官污吏,则说明他是“侠义之士”。哈,三个代表 三个梦,全了!



更妙的是还有“反面典型”。谁?曹操啊!曹操杀人,所以是“暴君”;曹操篡汉,所以是“奸臣”;曹操说“宁我负人,毋人负我”(其实未必说过),当然是“小人”。好嘛,一边是圣君、清官、侠客,一边是暴君、奸臣、小人,你说该怎么着?当然是“尊刘贬曹”。

有了这样一番“道德定性”,《三国演义》的“变性手术”,就做得 理直气壮、得心应手、顺理成章,而且皆大欢喜。因为刘备等人可以帮我们“圆梦”,曹操则可以让我们“泄愤”。“尊刘贬曹”能不 深得人心吗?《三国演义》能不 开花结果吗?

这就是问题的要害所在:曹刘之间的权力之争,变成了路线之争、道德之争、核心价值之争。“正统”晃子的背后,高高飘扬的是“道德的旗帜”。

问题是,这不对吗?这不好吗?



三 “结义”不该在“桃园”



我不想说历史。当然,如果诸位有兴趣,也可以简单说一句:三国时期 确实存在路线之争,但这是曹操与袁绍的斗争,跟刘备、诸葛亮没关系。相反,刘备、诸葛亮的政治理念,反倒接近曹操,即都主张“寒门庶族的法家路线”。所以,曹操瞧不起袁绍、袁术,却对刘备另眼相看。在曹操看来,袁绍兄弟依靠的,不过是 祖上的权势;而袁家那些祖先,又早已是“冢中枯骨”,根本就罩不住这些“纨绔子弟”。只有像他和刘备这样从草莽中崛起的,才是真正的英雄。显然,如果讲路线斗争,那么,曹操其实跟刘备、诸葛亮一样,是站在穷人和平民 一边的。他挨穷人和平民的骂,实在冤枉。

但这些可以不管,因为 小说不是历史,电视剧也不是。

那就讲主题。《三国演义》的主题是什么?忠义。如果说,《三国演义》的倾向是“尊刘贬曹”,那么,它的灵魂便是“弘扬忠义”。因此它的第一回,不是董卓入京,而是桃园结义。也因此,电视剧《三国》把桃园结义处理为十秒钟,还不及曹操“一泡尿长”,就理所当然地 引起了网友的不满。不满是应该的,因为剧组已经宣称“整容不变性”。但是现在,你把人家的“命根子”都割了,还说“不变性”?

不过,我倒是赞同 他们的处理。而且,如果依了我的主张,那就连这十秒钟都用不着,因为《三国志》里 压根儿就没有这一出!何况在我看来,桃园结义原本就有问题。过去是有利有弊,现在是有弊无利。我反对改编《三国演义》,这是原因之一。

反对的道理也很简单。想想 谁最喜欢这一套?旧军队,黑社会。北洋军阀 青洪帮,都是要磕头拜把子的。现在,人民军队 党领导,西方军队国家化,都不兴这一套了吧?XX、公司、学校里面,也不能整天“大哥”、“小弟”的吧?事实上,现在我们最需要建立的,是公民意识、法治观念、契约精神、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。桃园结义跟这些兼容吗?不兼容吧!相通吗?不相通吧!可以对接吗?不可以吧!



其实,即便在传统社会,桃园结义的 影响和作用,也有正反两面。简单的说,哥们抱团 做好事,这影响 就是正面的;哥们抱团做坏事,这作用就是反面的。何况这玩意也未必就靠得住。张学良和蒋介石,不是拜了把子吗?北洋军阀跟北洋军阀,不也打起来了吗?这种事,历史上多了,并不一定要“看了《投名状》,才知道兄弟不可靠”吧?

我知道这些话,可能很难让人接受。不断有人跟我讲,你不要反对“桃园结义”好不好?很感人的。我承认很感人。小时候看《三国演义》连环画,就被感动了,还拉了两个同学操练了一遍。是啊,谁不想 自己的一生当中,能有几个唇齿相依、患难与共的“铁哥们”呢?更何况,草民的生存是那样的艰难,生命是那样的脆弱,环境是那样的险恶,力量是那样的微薄。如不“义结金兰”,谁管我们死活呀!所以民国初年的上海工人,便很少有 不在帮的。中共开展工作,还得借助帮会。桃园结义 引起共鸣,并不奇怪。

然而问题也正在这里。一个社会,如果它的成员,只能依靠这样的办法来生存,来发展,这还是一个好的社会吗?这样的国家,还是一个现代国家吗?显然,为了国家的进步,人民的幸福,我们必须抛弃“桃园结义”,通过“全民公约”来建设“法治国家”。这样一种“社会契约”的缔结,也是一种“结义”,只不过 它不该在“桃园”。



四 谁的麦城,谁在走



〇 忠义是《三国演义》的灵魂,也是它的“麦城”。



肯定会有人说:你不能 因噎废食。你不能因为一个“桃园结义”,就把整个《三国演义》都否定了。我们就当它是脸上长的瘊子,做个“整容手术”,把它拿掉,不就行了吗?

听起来是很在理。但可惜,它不是瘊子。作为文学名著,《三国演义》有着 鲜明的主题,严整的结构。用“桃园结义”开篇,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。如果去掉,不但后面很多故事没法讲,更重要的是,将无法体现 小说的主题──忠义。

忠义是《三国演义》的灵魂,也是 它的“麦城”。



就说关羽。关羽是三国人物中,最受后世推崇的。他在元代 即已成神,后来又成 圣成佛(武圣人、盖天古佛),比诸葛亮还受推崇。因为崇拜诸葛亮的,主要是读书人;关羽的粉丝,却 上至帝王将相,下至贩夫走卒,近至朝野城乡,远至海外华社。东西南北,无人不知;士农工商,一网打尽。

关羽受到如此尊崇,与孔夫子 平起平坐,并为文武圣人,显然不是因为他的武艺。论武艺,他其实不如吕布。但论人品,则吕布不敢望其项背。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关羽已被塑造成一个“忠义双全”的人。千里走单骑,是忠;华容道放走曹操,是义。关羽,是忠义的典型,忠义的旗帜,忠义的榜样。

但不知是否有人想过 其中的矛盾──走单骑,是不义;放曹操,是不忠。事实上,关羽原本是有麻烦的,这就是被俘投降。《三国志》倒是一笔带过,只说“曹公禽(擒)羽以归,拜为偏将军,礼之甚厚”(《关羽传》)。这在三国时期,其实也很平常。然而宋代以后,观念不同了。饿死事小,失节事大。于是,《三国演义》便安排关羽的老朋友张辽 来解围。办法,则是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,用忠义 对抗忠义。

张辽给准备战死的关羽出了三个难题:义结金兰,同生共死。你先死了,哥哥咋办?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。你先死了,嫂嫂咋办?匡扶汉室,天下大义。你先死了,国家咋办?这三顶帽子扣下来,关羽的“仗忠义而死”,反倒成了“不忠不义”。

这真是妙不可言!于是关羽决定“曲线救国”,在“降汉不降曹”的前提下,“有条件投降”。然后,又根据投降的条件,在杀敌立功之后,回归刘备。曹操呢?不但不阻拦,还亲自送行,又赠路费,又赠征袍,并通知各处关隘 放行。理由,则是“敬爱关将军 忠义”。



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?可能是真心喜欢关羽。历史上的曹操和关羽,其实是心心相印的。他们都有 率真的性格,也都不喜欢士大夫,而且关羽比曹操更不喜欢。当然,作为政治家,或者作为“奸雄”,曹操也可能是在“放人情债”。但不论动机如何,结果是一样的,即关羽“尽忠于备,失义于操”。关羽自己,也思想负担沉重,很担心因为“过五关斩六将”,被曹操视为“负恩之人”。反正不管怎么说,忠义是要用忠义来回报的。不回报,就是“不忠不义”,这才有了“华容道”。

然而问题也就接踵而来:按照这个逻辑,我们是不是也可以“义释希特勒”,或者“义释东条英机”?罗贯中也知道 讲不通,只好安排诸葛亮来打圆场,道是“亮夜观乾象,操贼未合身亡”。哈哈,话说到这一步,怕是 理屈词穷了吧?



五 忠义才是“刘阿斗”(略)



六 诸葛亮的“被权谋”



〇 “三气周瑜”的诸葛亮,是“陋儒”按照庞统模式 打造出来的“冒牌货”。



历史上的诸葛亮,原本是个正派人。他心系天下,忧国忧民;鞠躬尽瘁,忠心耿耿;清正廉洁,克己奉公;谦虚谨慎,以身作则;求真务实,执法如山。这样一个人,无疑是值得我们敬重的。但恕我迟钝,实在是很难将这些品质,跟“权谋”二字 联系起来。

事实上诸葛亮也不擅权谋。诸葛一生惟谨慎,“应变将略,非其所长”(《三国志•诸葛亮传》),他哪里会玩这一套?所以刘备打仗,并不带他。打益州,带的是庞统;攻汉中,带的是法正。庞统这个人,是比较无耻的。刘璋请刘备入川,帮他对付曹操,庞统却劝刘备趁机把益州吞了。刘备犹豫,庞统说这有什么关系。事成之后,封他一个大国,不就行了(《三国志•庞统传》裴松之注引《九州春秋》)。请大家想想,这是什么话!啊,你抢了人家一栋楼,然后再分他一间大房子,这就叫“忠义”了?但刘备就喜欢这样的。

罗贯中也喜欢这样的。因此,他不但帮庞统 编了不少故事(比如献连环计),还按照庞统模式给诸葛亮“整容”。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“三气周瑜”。这当然是历史上没有的事,也不可能有。因为第一,周瑜的气量并不小,反倒性情开朗,气度宽厚,很得人心(《三国志•周瑜传》)。第二,初出茅庐的诸葛亮,也不是周瑜的对手。周瑜一生,是把刘备当作头号敌人的。诸葛亮?这会儿才“刚刚参加工作”呢!

当然,小说不是历史,作家可以虚构,问题在于 写得好不好。好不好呢?要讲 吸引人,那是够“精彩”;要讲有格调,那就谈不上。正如胡适先生所言,在这个故事中,“风流儒雅”的周瑜,被写成了一个“妒忌阴险的小人”;而诸葛亮,则成了一个“奸刁险诈的小人”(《〈三国志演义〉序》)。前面一条也就罢了,理由已经讲过。后面一条,却大成问题。因为《三国演义》高举的,是“道德的旗帜”。作为其“男一号”,诸葛亮怎么能是小人,又怎么会是小人?如果瑜亮二位都是小人,他们的斗争,岂不成了“狗咬狗,一嘴毛”?

那么,“三气周瑜”中的诸葛亮,是小人吗?是,而且“小人得志”。你听他安排军士们喊的是什么口号?周郎妙计安天下,赔了夫人又折兵。这就不是智力的较量,而是故意的羞辱了。真正的英雄,可不兴这样。正如聂绀弩先生所言,倘若是英雄,就该惺惺相惜。靠阴谋诡计去消灭对方,这“本身就不是 英雄之所屑”(《且说〈三国演义〉》),又哪能再幸灾乐祸,出言轻佻呢?这一点,只要比较一下曹操如何对待关羽,便高下立判!

这就决不是 真正的诸葛亮,也不该是 人们崇拜的诸葛亮,只能是“陋儒”按照庞统模式打造出来的“冒牌货”。所以,就在这“冒牌货”猫哭耗子之后,庞统便钻了出来,两人又是一番嬉皮笑脸(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七回)。顺便说一句:陋儒,是胡适先生的评语。

不客气地说,这是《三国演义》的又一次“走麦城”──“圣人”写成了“小人”。原因,是要把诸葛亮“权谋化”。权谋化的原因,除作者自己喜欢外,也因为读者喜欢。中国人,是比较喜欢权谋的。就连描写国共两党斗争的谍战片《潜伏》,都能看出“办公室政治”。如果只是讲权谋,而读者和观众 又能有一个好的心态,那还问题不大。如果还要把权谋和伪善结合在一起,那可就 害人不浅了。

遗憾的是,《三国演义》塑造的诸葛亮,便正是这样一个形象。

手机版|小黑屋|啊三国

GMT+8, 2024-5-21 07:42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